2025-09-30
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、网联化的浪潮下,车载摄像头已从单一的影像采集工具,成长为车辆安全与智慧感知系统的核心节点。根据IMARC Group最新研究,2024年全球汽车摄像头市场规模已达87.4亿美元,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229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.5%。在法规趋严、市场扩张和智能化转型的多重驱动下,车载摄像头正成为智能驾驶和智慧交通体系的关键技术。
敏视,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车载监控领域的企业之一,自2003年成立以来,始终以创新为核心,推动行业从模拟到高清,再到AI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。回望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,可以清晰看到敏视如何紧扣产业脉动,用一次次技术跃迁书写出一部车载摄像头的进化史。
2003年,敏视的创立由一次偶然契机开启。彼时,敏视总经理石锡敏先生在朋友委托下寻找车载摄像头厂家,却发现国内尚无成熟供应商,市场仍是一片空白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欧美等发达地区,尤其是物流运输与商用车领域,早已对车辆可视化安全提出迫切需求。正是这一反差,让他敏锐捕捉到产业机遇,创立了敏视。
敏视第一代模拟车载摄像头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世,凭借良好的品质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,并在2005年实现了生产扩建。在这一时期,敏视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突破,不仅积累了首批自主知识产权,还通过海外出口积累了宝贵的制造经验,其产品线也随之不断延展,涵盖数字摄像头、半球摄像头、无线摄像头与车牌摄像头等多个品类,应用范围拓展至货运、农机和安防等领域。
进入 2010 年后,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逐步在摄像头中引入 Smart-IR 夜视、宽动态(WDR)、全景成像等新功能,使产品功能不断扩充。2013年,数字无线系列摄像头与ADAS高级驾驶辅助摄像头相继推出,为敏视车载监控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。
这一“从外到内”的成长路径,使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快速建立起技术与品质优势,也为后续在国内市场的全面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随着图像处理芯片与传输技术的成熟,全球车载摄像头行业迎来高清化浪潮。敏视敏锐捕捉到市场变化,果断推动模拟向数字高清的全面转型。2017年,敏视实现从标清到720P、1080P高清的全面升级,并推出两款前视摄像头、三款半球摄像头,以及具备移动电池和磁性底座的高清Wi-Fi无线摄像头,数字无线系统也升级为720P高清方案。
这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市场驱动的选择。海外客户对夜间行车和恶劣环境下的影像清晰度要求不断提高,而国内伴随高速公路网和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,对车辆安全监管的需求也在增加。
2018年,敏视将先进的汽车电子技术和新一代人工智能(AI)技术深度融合,通过在图像处理、模式识别、深度学习等方面累积的丰富的技术经验,陆续开发了具备人脸识别、行为分析及状态预警等的新型智能产品。与此同时,鱼眼矫正摄像头、DMS摄像头等产品陆续推新,敏视顺势推出 360° 全景鸟瞰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(ADAS),为驾驶者提供泊车、盲区监控和车道偏移预警等功能,大幅提升驾驶安全性。
三、智能化:AI让摄像头“会思考”
如果说高清化让驾驶者看清了世界,那么 AI 的到来,则让摄像头第一次具备了“思考”的能力。随着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概念兴起,摄像头从单一的视觉采集设备,逐渐被赋予行人检测、车辆识别、驾驶员监测等主动安全功能。
2019年,敏视组建AI算法团队,率先将 AI 算法引入摄像头等产品,近几年来陆续开发了行人车辆检测、BSD 盲区监测、DMS 疲劳驾驶监测等功能,形成了AI摄像头等系列产品,实现产品数字化全面走向智能化。并随着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,车载监控迎来了新一轮飞跃。至今,敏视已相继推出AI红外热成像双光谱检测摄像头、AI 30倍光学变焦摄像头、AI盲区监测摄像头、AI 货舱空间统计摄像头、APC客流统计摄像头......
在矿山,AI红外热成像摄像头通过红外与可见光双光谱融合,不仅能看清粉尘、雾霾中的场景,还能智能识别行人和障碍物;在港口,AI 30倍变焦摄像头帮助司机在夜间、雨雾等复杂环境中依旧保持精准操作;在货运,货仓检测摄像头实时计算货仓体积与货物空间占用率;在公共交通,客流统计摄像头通过实时识别及运动跟踪智能统计客流人数.....
这一阶段,敏视真正完成了从“可视化”到“智慧感知”的升级,产品覆盖工程机械、商用车、特种车、农机等多个领域,并逐步走向全球主流市场。凭借AI赋能与全场景适应力,敏视已成为行业标杆企业。
2021 年之后,敏视的发展重心逐渐从“单点突破”走向“系统融合”。企业不仅在摄像头硬件层面提升性能,更加强调与无线传输、车载 DVR、车联网后台的协同,形成覆盖车内外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法规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推手。2016年,UN ECE R46法规针对汽车后视镜的安全性能和安装标准进行调整,允许使用汽车电子后视镜(CMS)替代传统玻璃后视镜。2019 年,UN ECE R151 针对盲区信息系统的法规生效;2021 年,UN ECE R159 针对起步信息系统的法规发布。自 2022 年起,欧盟强制新型商用车安装符合相关标准的盲区监控与行人检测系统。敏视紧随其后,推出符合 R151、R158、R159 法规的摄像头产品,2024 年,敏视多项法规产品顺利进入试产或量产阶段,帮助客户顺利进入欧盟市场。
此外,为“拥抱”汽车以太网时代,公司同时开发了多款 BroadR-Reach、IPC、LVDS、4G 等数字摄像头,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。法规收紧与市场扩张的双重驱动,使敏视的全场景融合战略收获了快速增长。
站在 2025 年的时间节点,车载摄像头行业正迎来新一轮跃升。从产业趋势来看,全球市场持续增长,全球法规不断细化,智能驾驶的应用场景逐渐丰富。车载摄像头不再只是“感知器”,而正在向“决策节点”演化。
敏视的未来布局,已经从单一的 AI感知迈向多模态融合感知。2025年5月1日,敏视正式宣布成立“智能感知部”,专注于超声雷达、毫米波雷达、激光雷达、红外热成像等非视觉感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,加速布局多模态环境感知技术。未来,敏视将继续深度整合视觉与非视觉感知技术,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优势,为商用车驾驶、工程机械作业等场景带来更加全面的车载智能感知解决方案!
回望二十余年的发展,敏视的每一次技术跃迁都紧扣产业趋势:从模拟到高清,从被动记录到主动预警,再到合规智能与AI智慧融合。正是这种持续的创新精神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,使其不仅赢得了海外市场的早期认可,也在国内市场逐步建立起行业标杆。
未来,随着智能驾驶和智慧交通的全面落地,在新的征程中,敏视仍将坚守“客户至上,品质卓越,创新无限”的品牌使命,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,共同开创车载监控的智慧新时代。